例1
女,12歲
例2
屈光參差引起的視疲勞女,16歲,主訴:頭疼眼疼1年多,各種治療未見好轉
例3
男,王某某,13歲,塑形鏡配戴1年,更換新鏡片。
例4
女,9歲,視物瞇眼3年,無規范驗光和正式戴框架史
專家建議:
1、配戴角膜塑形鏡之前,應對視功能全面評估,并據此推測矯正后可能出現的視覺問題,與病患有良好的溝通。
2、配后定期復查視覺功能,觀察變化,隨時增、減視覺訓練目標和方案。
3、戴鏡后裸眼視力不能提高,并且伴發癥狀明顯的患者,早期進行視功能訓練。
4、由于大散光、屈光參差等引起的視疲勞,在進行視覺訓練前可以優先選擇RGP或塑形鏡進行矯正。
5、通過視覺訓練不能很好的控制近視發展的患者,可以加戴塑形鏡控制近視。
6、弱視的兒童也可通過配戴RGP或塑形鏡獲得更加清晰的視力,配合弱視訓練,早日提升視銳度。
女,12歲
檢查項目 | 檢查結果 | |
屈光檢查 | OD:-1.00DS 1.0 OS:-1.00DS 1.0 | |
配戴1天后裸眼視力 | OD:1.0 OS:0.8(加減視力無提高) | |
患者連續配戴3天角膜塑形鏡后,看近處時明顯重影,眼疼,做了如下檢查: | ||
裸眼視力 | OD:1.2- OS:1.0 | |
BCC | +0.25 | |
負相對調節(NRA) | +2.50D | |
正相對調節(PRA) | -0.25D | |
處理:看近時給予+0.75D,癥狀改善,同時進行視覺訓練,方案如下: 調節訓練為主:鏡片閱讀和排序、字母表、雙面鏡/視力卡,同時加入適當的集合訓練,如聚散球,范圍系列等;每天居家5-10分鐘,每周到訓練室1-2次強化升級訓練。 訓練3次后,一周后復查,看近重影消失,眼疼得到緩解,具體檢查結果如下: |
||
裸眼視力 | OD:1.2 OS:1.2 | |
BCC | -0.25D | |
NRA | +3.00D | |
PRA | -1.75D |
例2
屈光參差引起的視疲勞女,16歲,主訴:頭疼眼疼1年多,各種治療未見好轉
檢查項目 | 檢查結果 | |
屈光檢查 | OD:-4.50DS 1.0 OS:平光 1.0 | |
Worth4 | 3 看近處時單眼抑制 | |
BCC | +1.25 | |
處理:給與右眼單眼角膜塑形鏡,配鏡過程中,頭疼眼疼癥狀逐漸減輕,右眼裸眼視力提高,左眼卻逐漸暴漏出來越來越多的遠視度數; | ||
配鏡2月后復查 | OD:1.2 OS:+2.25DS 1.2 | |
Worth4 | 4 看近抑制消失 | |
提示: 1、 1、屈光參差引起的視疲勞癥狀可通過配戴RGP或者角膜塑形鏡改善,配合視覺訓練更佳。 2、 2、屈光參差患者驗配塑形鏡前應更加注重視功能檢查。 3、 3、單眼配戴塑形鏡,平光的另一眼可能會逐漸暴露出來遠視度數,配前可通過散瞳、霧視,或者眼軸檢查甄別。 |
例3
男,王某某,13歲,塑形鏡配戴1年,更換新鏡片。
檢查項目 | 檢查結果 | 訓練2個月后復查 |
配戴一周時復查 裸眼視力 | OD:1.0 OS:0.7 -0.75DS=1.0 | |
配戴10天后出現惡心癥狀,患者停戴1天來復查 | ||
屈光度數 | OD:-1.00DS 1.0 OS:-1.50DS 1.0 | |
眼位 | 遠:5exo 近:15exo | 遠:7exo 近:14exo |
融合范圍 | 近:BI:x/10/5 BO:4/10/2 |
遠:BI:×/12/6 BO:4/12/6 近:BI:×/24/18 BO:×/36/16 |
AC/A | 1.5 | 2.5 |
BCC | -1.50 | 0 |
NRA | +2.00D | +2.00D |
PRA | -2.50D | >-3.50D |
處理: 1、 集合不足引起調節超前,做視覺訓練,具體方案如下: 以融像訓練為主,調節訓練為輔,家庭和訓練室相結合: 家庭訓練:1)聚散球,集合卡,進行簡單的自主性集合訓練; 2) 可變矢量圖、固定矢量圖,進行運動性和感知性融合; 3) 范圍系列、裂隙尺,提升訓練難度; 4) 字母表、雙面鏡/視力卡,適當進行調節訓練 訓練室訓練:1)聚散球; 2) 可變矢量圖、繩圈、軌道,訓練運動性融合; 3) 鏡片閱讀和排序、晶體操表、插片雙面鏡/視力卡,進行調節的訓練 注:居家每天訓練5~10分鐘,每周到訓練室1~2次,每次40分鐘,與家庭訓練相結合,定期復查。 2、 訓練2個月后復查,結果見表格。 3、 訓練后患者癥狀消失,得以繼續配戴角膜塑形鏡 |
例4
女,9歲,視物瞇眼3年,無規范驗光和正式戴框架史
檢查項目 | 初次檢查 | 復查結果 | 3個月后復查 |
裸眼視力 |
OD:0.8 -0.25=1.0 OS:0.8 -0.50=1.0 |
OD:1.0 OS:1.0 |
|
屈光度數 | OD:-4.75/-0.75*170 1.0 | ||
OS:-5.25/-0.50*10 1.0 | |||
眼位 | 遠:4exo 近:11exo | 遠:7exo 近:14exo | 遠:3BI 近:12BI |
AC/A | 6 | 0 | 0.5 |
BCC | +0.50D | +0.75D | +0.75D |
NRA | +3.25D | +1.00D | +2.25D |
PRA | -1.00D | -0.50D | -2.75D |
融合范圍 |
遠:BI */7/4 BO 6/10/9 近:復視 |
遠:BI */10/3 BO 13/24/18 近:BI 12/24/13 BO 22/30/28 |
|
調節幅度 | OD:7D OS:7D | OD:15D OS:15D | |
調節靈敏度 | 正、負片均通不過 | OD:13cpm OS:13cpm(-) | |
1、處方配鏡后密切注意調節和集合功能情況 2、配戴1周后出現頭痛,復查,結果見上方表格: 根據復查結果分析近距離大的外隱斜,考慮集合不足;PRA/NRA低,調節靈敏度不良,考慮調節異常; 3、處理:進行視覺訓練,以融像訓練為主,調節訓練為輔; 家庭和訓練室相結合: 家庭訓練:1)聚散球,救生圈,訓練自主性集合; 2) 偏心的同心圓,提升自主性集合的訓練難度; 3) 雙面鏡/視力卡,增加相應的調節練習。 訓練室訓練:1)范圍系列、單側傾斜實體鏡; 2) 可變偏光矢量圖母鵝、寶石,固定矢量圖山脈; 3) 鏡片閱讀和排序、字母表、雙面鏡。 注:居家每天訓練5~10分鐘,每周到訓練室訓練1~2次,每次40分鐘,定期復查。 4、訓練3月后復查(期間堅持佩戴角膜塑形鏡),調節和集合功能改善,癥狀基本消失,復查結果見表格。 |
專家建議:
1、配戴角膜塑形鏡之前,應對視功能全面評估,并據此推測矯正后可能出現的視覺問題,與病患有良好的溝通。
2、配后定期復查視覺功能,觀察變化,隨時增、減視覺訓練目標和方案。
3、戴鏡后裸眼視力不能提高,并且伴發癥狀明顯的患者,早期進行視功能訓練。
4、由于大散光、屈光參差等引起的視疲勞,在進行視覺訓練前可以優先選擇RGP或塑形鏡進行矯正。
5、通過視覺訓練不能很好的控制近視發展的患者,可以加戴塑形鏡控制近視。
6、弱視的兒童也可通過配戴RGP或塑形鏡獲得更加清晰的視力,配合弱視訓練,早日提升視銳度。